心乐团《穹苍下》音乐会 Zen Ensemble-Sounds of Wisdom & Desire

Related artists
Dickson Dee ShenPiji Zheilai VJ Milosh
Start at
2017
Address
深圳大剧院

时间:2017年9月30日 20:00
地点:深圳大剧院音乐厅
音乐家:
李劲松/Dickson Dee(香港) - 概念、创作、电子音乐
者來女/Zheilai(北京) - 人声、打击乐
沈丕基/Shen Piji(深圳) - 古琴
李惠明/Li Huiming(加拿大) - 洞箫、簫、筚篥、埙、杜读管、人声
新朝克/Shinetsog Dorjnaym(乌兰巴托) - 马头琴、喉唱
米洛什/Milosh(巴黎) - 影像
朱琴Ken Zhu(深圳) - 人声、打击乐
龙懿/Rilly Long,何娜/Anna He - 二胡
曹嘉尹/Lynn Cao - 瓷瓯
石静/Vina Shi - 古筝
向永红/Celine Xiang - 琵琶
出品:敦华文化 Dunhua Culture
出品人:朱琴/Ken Zhu
制作人:李劲松/Dickson Dee
音响统筹:Jack Guo(澳洲)
制作助理:Sonia Chan@Noiseasia、林梢林Lin Shaolin、邓卓华Iphen Tang@Noiseasia、Kitty Dee@Noiseasia、Jent Zheng@Cyberdelab、丹丹
设计:Richard Tong @ Enlightopia Communications Ltd
节目制作:敦华文化Dunhua Culture,亚洲传声Noise Asia

All Songs Publishing by Dunhua Culture & Noise Asia(CASH)2017

从早年为纪念西藏解放四十周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剧《珠穆朗玛》配乐,到近年为桑吉加、广东现代舞团的舞码创作音乐,还有和导演朱文合作的跨媒体创作“火星纪事乐队”,李劲松并非只会站在苹果电脑后面操控软件的声音艺术家。不为过的说,他是一个“声音大场面”的制造者。

9月30日在深圳大剧院上演的心乐团《穹苍下》音乐会,虽然披上了庆祝深圳成立特区37周年的外衣,但在制作人李劲松的手艺下,自然不会染上主旋律献礼的色彩里。看看这次放进乐团的名字,能得出以下三个关键字:民族,融合,心灵。

比较多人知道的是,图亚女伶Sainkho Namchylak与李劲松在英国当代爵士唱片公司Leo出版过一张以茶为主题的专辑,并且在中国有过很多次的同台演出。事实上,李劲松还有另外一个项目是“蒙古新音”(Li Chin Sung& Khoomii Sound Machine)。蒙古新音曾经在2006年的香港新视野艺术节上首演,当时的编制除了欧洲的爵士音乐家,还有南韩的即兴敲击音乐家朴在千,以及四位演奏马头琴和喉唱的蒙古音乐家。可以说,“蒙古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”也是李劲松一直以来没有放弃过探索的方向。往大点说,民间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一直都有不同的音乐家在做。最终看的还是创作的手艺与想法。而这次的心乐团,除了者来女、沈丕基、李惠明、新朝克这些民间传统音乐的先锋拾遗者,还加入了以青花瓷做乐器演奏的一些元素,又不妨看看李劲松的声音魔法如何把这些老传统焕发出新声音。

李劲松没有解释过这个乐团为什么取名“心”,大概是从Zen音译过来。他没有把乐团名字直译成“禅乐团”是高明的,“心”字背后,可以读出更广阔的人文胸怀。从“心”字延伸,我也为这次音乐会加上了“家”的主题。

尽管今年还未结束,但“家”无疑可以被列作年度的文化热词。Homecoming,无论是诗人式的归乡,还是普通个体一次寻常回家,甚至是大战争里的撤退,到家了,心才安定。对于李劲松和这次音乐会出品人朱琴来说,除去个人意义上的家庭,深圳实则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家。早于上世纪90年代,李劲松开始往来香港与大陆,每次必然经过深圳,可谓见证着这个城市近20年的变化。身为文旅投资人、演出策划人的朱琴先生,也在深圳奋斗安家20年。这样的个体经验,也让《穹苍下》音乐会带了点私人化情绪与感悟表达的意味。

文/Iphen